文章目录

坐忘論-泰定第六

2019-02-05 约 1329 字 预计阅读 3 分钟

今天是大年初一。昨天到朋友家聚會。在海外這麼多年,每年的大年三十還是有聚會活動,如今國內食品超市在南太平洋這個小城市也有了好幾家,故此還是有若幹年味。

今天想起寶玉喜聚不喜散而黛玉則相反:

那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,她想的也有個道理。
她說:“人有聚就有散,聚時喜歡,到散時豈不清冷?既清冷則生感傷,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。比如那花兒開的時候兒叫人愛,到謝的時候兒便增了許多惆悵,所以倒是不開的好。”
故此人以為歡喜時,他反以為悲慟。
那寶玉的性情隻願人常聚不散,花常開不謝;及到筵散花謝,雖有萬種悲傷,也就沒奈何了。
因此今日之筵大家無興散了,黛玉還不覺怎麼著,倒是寶玉心中悶悶不樂,回至房中,長籲短歎。

以前也喜獨處,如今倒也無可無不可。也許正邁入耳順之境。

泰定第六

夫定者,盡俗之極地,致道之初基,習靜之成功,持安之畢事。
形如槁木,心若死灰,無感無求,寂泊之至。
無心於定而無所不定,故曰泰定。
莊子雲:宇泰定者,發乎天光。
宇則心也,天光則慧也。
心為道之器宇,虛靜至極,則道居而慧生。
慧出本性,非適今有,故曰天光。
但以貪愛濁亂,遂至昏迷,澡雪柔挺,複歸純靜。
本真神識,稍稍自明,非謂今時,別生他慧。
慧既生已,寶而懷之,勿為多知,以傷於定。
非生慧之難,慧而不用為難。
自古忘形者眾,忘名者寡。
慧而不用,是忘名者也,天下希及之,是故為難。
貴能不驕,富能不奢,為無俗過,故得長守富貴。
定而不動,慧而不用,德而不恃,為無道過,故得深證常道。
故《莊子》雲:知道易,勿言難。
知而不言,所以之天;知而言之,所以之人。
古之人,天而不人。
慧能知道,非得道也。
人知得慧之利,未知得道之益。
因慧以明至理,縱辯以感物情。
與心徇事,觸類而長,自雲處動,而心常寂焉。
知寂者,寂以待物乎?
此行此言,俱非泰定。
智雖出眾,彌不近道。
本期逐鹿,獲兔而歸。
所得蓋微,良由局小。
故《莊子》雲:古之修道者,以恬養智。
智生而無以知為也,謂之以智養恬。
智與恬交相養,而和理出其性。
恬智則定慧也,和理則道德也。
有智不用,以安其恬。
養而久之,自成道德。
然論此定,因為而得成。
或因觀利而見害,懼禍而息心;或因損舍滌除,積習心熟,同歸於定,鹹若自然。
疾雷破山而不驚,白刃交前而無懼。
視名利如過隙,知生死若潰癰。
故知用誌不分,乃凝神也。
心之虛妙,不可思也。
夫心之為物,即體非有,隨用非無;不馳而速,不召而至;怒則玄石飲羽,怨則朱夏殞霜;縱惡則九幽匪遙,積善則三清何遠?
忽來忽往,動寂不能名;時可時否,蓍龜莫能測;其為調禦,豈鹿馬比其難乎!
太上老君運常善以救人,升靈台而演妙,略二乘之因果,廣萬有之自然。
漸之以日損,頓之以不學。
喻則張弓鑿戶,法則挫銳解紛。
修之有途,習以成性。
黜聰隳體,嗒焉坐忘,不動於寂,幾微入照。
履殊方者,了義無日,由斯道者,觀妙可期。
力少功多,要矣!妙矣!

西遊記有一回叫五行山下定心猿,夫心之為物,即體非有,隨用非無;不馳而速,不召而至,心思靈動,就如動物園裏看過的小猴子一般。

坐忘論由信敬、斷緣、收心、簡事、真觀泰定,可說有了一個小成,宇泰定者,發乎天光。定中見光生慧,慧而不用,益資定慧,從而到達靈寶定觀經之第一候:心得定易,覺諸塵漏。

也即是本篇說的疾雷破山而不驚,白刃交前而無懼。視名利如過隙,知生死若潰癰。

相关文章:


author

Jesse Lau

網名遁去的一,簡稱遁一。2012年定居新西蘭至今,自由職業者。
本文采用知識共享署名 4.0 國際許可協議進行許可。簡而言之,可隨意轉發轉載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

留点评论吧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