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篡圖解注 - 25圖全
又有一些時日沒有讀經了。前一段時間在udemy上買了幾個教程。花了一些時間觀看教程。日後有閑再介紹一下udemy。
今天在正統道藏找到一部《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篡圖解注》,《常清靜經》是道家著名性功典籍。曆代文人修士多有抄經、注解。
以前本人的一個帖子有與唐伯虎並列為江南四大才子的文征明所抄《常清靜經》,有興趣可以點開看。
而今天找到的版本是元末道士王玠所注解,王玠,字道淵,號混然子。有自述小令《混然歌》:
混然道士何所為,三家村裏藏蹤跡。
無去無來每獨存,無形無名赤厲曆。
一點光明是道經,朗朗玄玄隱空寂。
時因順化出頭來,混沌剖開居太極。
混然道士何所為,每日逢人說周易。
易中造化不難知,白日青天轟霹靂。
加之有25張圖解,於道藏中也不多見,故此今天開始閱讀此經。
《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篡圖解注》正統道藏中原文PDF
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序
竊謂大而化之之謂聖,聖而化之不測之謂神。
夫太上老君之神聖,居混沌之始,為萬炁之宗,變化不可測也。
於傳考之,初三皇時為萬法天師,中三皇時為盤古先生,後天皇之世為鬱華子,神農時號大成子。
至軒轅時為崆峒山人,號廣成子,授道與軒轅氏。
少皡時化號隨應子,顓帝時號赤精子,帝譽時號録圖子,帝堯時號務成子,帝舜時號尹壽子,夏禹時號真行子,商湯時號錫則子。
雖累世化身而未誕生之跡。
至商王陽甲時分身化炁,寄胎於玄妙玉女八十一年,至武丁時庚辰歲二月十五日卯時誕於楚之苦縣瀨鄉曲仁裏,母攀李樹,從左脇降生,須發皓然,其顏如童,遂以李為姓,名耳字伯陽,謐曰聃,號曰老子。
至周文王時為守藏史,武王時遷柱下史。
見素抱樸,少思寡欲;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;隱道不彰,謙德不顯;內則固真養命,外則遠害全身;博古知今,無理不澈。
東訓尼父,故有如龍之歎;西化金仙,大地作獅子吼。
述《道德》五千言,授之尹喜。
曆代變現,以道弘化。
為見世人貪迷不悟,自失元真,故說《清靜經》一卷,為諸經之首。
其言簡而道奧,垂示生死之因,開化玄風,誘人向道,領悟三生之理、不死萬劫之真。
餘嚐參究其經,未得其趣。
近因師點開心,易得造化真常之宗,始識羲皇畫卦之妙,方知孔聖讚《易》之音,究其金仙般若之道,若合符節。
夫太上之聖,超生死而獨立,亙今古而無雙,是以百王取則,累聖攸傳。
人或以為虛無異端之教者,便是非聖人者無法。道本不遠人,人之為道而遠。
人得之者,愚可以智,濁可以清;修之者,石可以金,凡可以聖,出乎三界之外,永為上仙,豈不玄哉。
餘以管窺之見,將是經逐節引先聖先賢之語,解注於下,而又纂圖貫通經注,曲暢旁通,一覽澈見,言辭雖鄙,無非直解其義。
未敢為是,其與我同誌者鑒諸。
混然子王玠道淵敘。
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篡圖解注
混然子王玠道淵纂圖解注
太者,無大可謂之太也。
上者,無極可極謂之上也。
老者,道尊德貴亙古今也。
君者,主也,一靈為萬物之主宰也。
說者,開化也。
常者,真常之道,不變不易也。
清者,至虛無體也。
靜者,至潔無雜也。
妙者,玄之又玄也。
經者,天道之常、人之有心也,又言人人共行之徑路也。
太上見世人生居劫濁之中,食著物欲,昧了本初之性,憂道之失也,不得已,故說《清靜經》開化世人,誘引知其本末。
言人初生是為赤子,赤子之心未嚐有不善,隻因年漸長成,眼中見色,耳中聞聲,鼻中嗅香,舌中知味,貪愛不息,習染漸深,是以情牽欲蔽,與道相違。
人若能清其心,靜其性,明其善,複其初,一念不生,諸塵不染,自然清靜,與道合真矣。
老君曰:大道無形,生育天地;大道無情,運行日月;大道無名,長養萬物。道生自然
大道者,至虛無體,本無形、無情、無名也。
當浩劫之始,已有梵清景三氣,太清、太微、太素,隱而無象,溟溟涬涬,遼廓無光,一混沌而已。
渾是陰氣,裏外虛中,有個乾健不息之理,蟠旋而極,是有一陽初動於中,便生奇耦,分陰分陽,生育天地。
清氣上而為天,濁氣下而為地。
天地既判,萬物居其中。
陰氣出地,而複上升於天,陽炁從天,而複下降於地,陰陽往來,循環不已。
是以日月運行,五炁順布,四時行焉,故能長養萬物。
大則天地,小則微塵,無一物不是道之化育。
善參究者,反身求之,我身即天地。
道雖生我無名,我故名之道也。
《道德經》雲:有物混成,先天而生。寂兮寥兮,獨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已為天下母。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,強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遠,遠曰反。故道大是也。
上圖文字:大道 無形 無情 無名 虛空 太清之始 太微之始 太素之始 氣化有形 生育天地 運行日月 長養萬物
西升經雲:道當以法觀。如有所生者,故曰為自然。
吾不知其名,強名曰道。言道者是誰?
太上言道大衝虛,本無名喚,因不虛立,假形而用。
且夫人身之生也渾淪,是個太極,則天地萬物之道總在我身。
心之虛靈,道自歸之。
靜為性,動為情。性主乎內,為體;情運乎外,為用。
體用一源,顯微無間,乃曰道。
道之為言,精氣化形,神虛今妙,豈可以知其名也?
若不言道,何以呼之?
是不以已,強名稱之曰道也。
《道德經》雲:道為物,惟恍惟惚。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;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;窈兮冥兮,其中有信。故顏子欺聖人之道曰,仰之彌高,鑽之彌堅,瞻之在前,忽然在後。是以易存無體,神化無方,此之謂也。
上圖文字: 混沌無象 迎之不見在首 隨之不見在後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故曰 金丹之體 象帝之先
有名則有象,而道無象,故曰強名
夫道者,有清有濁,有動有靜。天清地濁,天動地靜;男清女濁,男動女靜。降本流末,而生萬物。氣化生形
夫道之為物,虛而無象,因氣化而有道之名。
道生於一,一生於二,二氣感合而生萬物,理自然也。
道居天地之先,包含覆載,寂靜無名,乃曰無極之真也。
無極之中道因虛極而已,陽發而遂通,無極而太極,是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也。
太極動而生陽,靜而生陰。
陽清而為天,主於動;陰炁濁而為地,主於靜。
天覆於地,地載於天,天動地靜,二氣互交。
陽氣先者為陽道,陰炁先者為陰道。
《易係》所謂乾道成男,坤道成女。
男體天故清、故動,女體地故濁、故靜。
男女相感,陰陽翕暢,泄其真精,降本流末,而生萬物。
萬物之生,同此之理,炁質化行,各從其類,生生化化,則道無不一焉。
孔雲:君子之道,造端乎夫婦,及其至也,察乎天地。
是以順則生人、生物,逆則成佛、成仙。
周子作《太極圖》,深得其旨矣。
是故斯經尊妙,隻此數語,已了一本《周易》。
以丹道言之,天地喻爐鼎,男女喻坎離,以乾剛運陽火不息,乃曰天清、男動;以坤柔退陰符而混藏,乃曰地濁、女靜。
因陰陽有動靜之機,故用抽坎填離,返本還源而複道,是降其本而流其末,生養吾身之萬物也。有何疑哉?
上圖文字:陰靜 陽動 女濁 男清 土火木水金 坤道成女 乾道成男 降本 氣化之始 流末 形化之母 萬物化生
西升經雲:萬物抱一而成,得微妙氣化。
清者濁之源,動者靜之基。返本還源
清者,元陽祖氣也;濁者,幻形陰氣也。
動者,陽之靈也;靜者,心之地也。
言人之生也,四大一身皆屬陰,唯有此一點元陽祖氣在人身天地之正中,乃曰命蒂。
有蒂則有根,根深而蒂自固,精乃為根,氣乃為蒂,神為根蒂之主靈。
達斯理者,可以全真,自然精全而能化氣,氣全而能化神,神全而能化虛,虛空獨立而無死生。
當作丹之用,以性內運,以情外移,乃曰清者濁之源。
以戊己二土攝回十方之氣而臻靈,乃曰動者靜之基。
此妙存乎口訣。
上圖文字:在天 陽清 陰濁 在人 神清 形濁 清者陽也 性健生乎乾 濁者陰也 命柔體乎坤 是以 清者濁之源 動者靜之基
此釋家煩惱即菩提
人能常清靜,天地悉皆歸。心要在腔子裏
常者,平常也。
清者,萬緣頓息也。
靜者,一念不生也。
言人能於每日平常二六時中行住坐臥,收其放心,存其良心,內不出,外不入,一心空澈,唯道為身,自然欲忿不生,神自清而氣自靜,性自住而命自停,則天地之道總歸於我身矣。
孔子曰: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,可離非道也。
又語雲:君子無終食之問違仁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。堯授道與舜曰,惟精惟一,允執厥中,是也。
上圖文字: 人 物之至靈 命稟有異 故有 清 濁 稟 氣清者性自清 氣濁者性自昧 若能 誠之於中 人常清靜 克己複禮 天地皆歸
西升經雲:吾與天地分一氣而治,自守根本也。
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動念即乖
神者,人身中之元神也。
神為萬物至靈,虛含洞妙。
自曠劫至今不曾添,不曾減,本無其清,亦無其濁,是自然之妙也。
白紫清真人曰:此神非是思慮神,乃與元始相比肩。
大則包地包天,小則藏諸一粟,朗朗澈,豈可以有好清也。
若以神思神,便非神也。
何況神去好清,卻不知被清字縛住,則心地愈生雜念,擾之不寧也。
《道德經》雲,其出彌遠,其知彌少,是也。
上圖文字: 靈者在乎心 照 靜則妙體圓通 動則發用中節 神無不全故無來無去 安 靜則私念不止 動則見物則染 神無不疲故有死有生 是以 神無思而身存 神好清而心擾
此圖文字不確定。大抵是有心求淨 淨不可得
人心好靜而欲牽之法出奸生
心即神也,神即心也。
欲者,私念也。
牽者,引去也。
言人之良心本來空寂之妙,不動不靜,非思非言。
一法不立,萬法昭然,有何靜可好?
達磨曰:不思善,不思惡,隻恁麼地。
孔子曰: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,發而皆中節謂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本也。和也者,天下之達道也。
是以聖人得心法相傳,故能安心如是,渾然天理,無有罣礙也。
人雖有賢哲之資,不得真師口訣,則心無棲泊之地。
存之則有,不存則無,隻是把捉其心,私意揣度。
聖人之道亦以其心好靜,被靜縛住,卻不知眾欲已牽引良心出於萬裏之遠矣。
豈聖人三返回靈,複其見天地之心也哉。於此宜玩味。
上圖文字: 心 天地正中 靜則金丹 動則霹靂 道心 本體圓通 應變萬有 聖人體之 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 用之而莫測是以惟微 人心 習性忘初 舍真逐幻 愚人行之 物欲交攻 精神耗散 好靜而欲牽是以惟危
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,澄其心而神自清,自然六欲不生,三毒消滅。克己複禮
六欲者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也。
三毒者,貪嗔癡也。
人身之中有三屍之神,其名曰彭琚、彭躓、彭蹻,是為三魂。
人有念頭不正者,魂神即令人馳聘錯亂,貪著邪淫,入於鬼道,喪本迷真。
《度人經》所雲,鬼道易邪是也。
世人若能解悟四大一身,是地、水、火、風假合而有此幻形,到頭終有敗壞,睹其萬物之有形者,無不同此之理,我則從今不貴其物,唯究一心。
心為一身之寶。
心是地,性是君,君來心地上居住,主宰萬機,常存淵默之真。
此靈不隨世變,一切物欲盡能遣之,自然心自靜而神自清,六欲不生而三毒自消滅矣。
《道德經》雲,聖人為腹不為目,故去彼取此,是也。
上圖文字: 身 一天地也 在身為心 非禮勿視 非禮勿聽 非禮勿言 非禮勿動 在心為神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常能 遣其欲而心自靜 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 六欲不生 三毒消滅
所以不能者,為心未澄、欲未遣也。自家眛了
人生天地之間,風土不同,則命稟各有殊異。
性非不靈也,蓋因受氣之濁性,天常如黑雲之蔽,所以眼見耳聽、鼻聞、舌味,對境觸物隨窮所漏,放其心而不知返也。
元神昏散,故不能複其本真,而自墮冥劫者,為心不能澄也,欲不能遣也。
上圖文字:愚 氣濁之性 靜則私念雜真 動則移情逐物 所以不能者 心未澄也 欲未遣也
能遣之者,內觀於心,心無其心;外觀於形,形無其形;遠觀於物,物無其物。三者既悟,唯見於空。虛靈不眛
此一節言學人能直下悟見,絕欲清源,立誌如山之不動,雖傍柳隨花倚染於我,內則觀於心,心亦忘也;外則觀於形,形亦忘也;遠則觀於物,物亦忘也。
既悟三者都忘,唯見身中是一個太虛,清清朗朗,廣大無邊,不知天地為我,亦不知我為天地。
行功至此地位,方見其空之妙。
是謂案非可象,物非可物。
《道德經》雲:視之不見名曰夷;聽之不聞,名曰希;搏之不得,名曰微。此三者不可致詰。
《易·艮卦》雲:艮其背,不獲其身;行其庭,不見其人,是也。
上圖文字: 哲 窮理盡性 以至於命 自能遣也 內觀於心心無其心忘心也 外觀於形形無其形忘形也 遠觀於物物無其物忘物也 三者既悟 唯見於空 悟三 抱一
觀空以空,空無所空;虛無生有 所空既無,無無亦無;大道無形 無無既無,湛然常寂;神氣合一 寂無所寂,欲豈能生?易相無體 欲既不生,卽是真靜。與道合真
此一節乃承上雲,三者既悟,唯見於空,恐人著在頑空上存意,故於此發明觀空以空,空無所空,乃謂要人活潑潑地,當性天無欲之時,吾以觀其妙,有欲之時,吾以觀其徼。
《道德經》謂此兩者同出而異名,同謂之玄也。
所空亦無,無無亦無者,此言既得複道還空,空清氣朗,廣大虛含無際,實無象之可觀也。
無無既無,湛然常寂者,此言既得一切忘盡,則吾身自然真一常存也。
寂無所寂,欲豈能生者,此言性非死寂,我但隨機應變,無住於相,如是降伏其心,欲豈能生也。
欲既不生,即是真靜者,此言勤行符火之道,已得梵氣臻靈,結成金胎聖賢,陰濁消滅而真道純陽,打成一片,客塵自不相幹,智慧發現,性剛潔如山之巍然,真靜不搖也。
到此田地,方是超凡入聖,與天齊年,豈虛語哉。
上圖文字:聖 一靈妙有 三界圓通 自誠而明 其體也真 觀空以空空無所空 虛無生有 恍惚有物 所空既無無無亦無 下八字難看清 無無既無湛然常寂 神氣交融 無為自化 寂然不動 其用定靜 寂無所寂欲豈能生 應變無方 無私無欲 欲既不生卽是真靜 形神俱妙 與道合真 感而遂通
真靜應物應物無染 真常得性一念不生 常應常靜萬緣頓息 常清靜矣智慧圓滿
此一節承上雲,欲既不生,即是真靜,故次之以真靜應物,真常得性。
所謂聖智圓滿,性自真靜。
凡物之來,隨物轉應,如盤走珠,圓陀陀地,轉漉漉地,則此心坦蕩無礙,自然應物無染而得性矣。
《道德經》雲:夫物芸芸,各複歸其很。歸根曰靜。複命曰常。知常曰明。不知常,妄作,凶。
《金剛經》雲: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生心,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
尹喜真人曰:凡物之來,吾皆應之以情,而不對之以心。
孔子曰:君子素其位而行,不願乎其外。
以此言之,豈不是常應常靜、常清靜矣。
上圖文字:道 孔子曰太極保之如赤子–致中和 老子曰金丹守之若嬰兒–含真炁 釋迦曰玄珠覺之曰如來–識真空 真靜應物真常得性 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是以 天地無二道 聖人無兩心
如此清靜,漸入真道。道者以誠而入
此以下為化眾生向道,或有愚可以智,濁可以清,豁然頓悟種性者,故告戒如此清其心、靜其性,不與萬緣作對,隻恁麼修去,革其舊染之汙,而日新其德,自然漸入真道矣。
上圖文字:真 純一不雜 時時警省 日日複初 所以 如此清靜 漸入真道 勤而行之自然 強健不息 超出古今
既入真道,名為得道。我即元始
此承上雲漸入真道,乃謂學者已得覺性之理,於未得師授口傳其秘,於此故啟喻。
既入真道,名為得道者,此言真道非是聰明廣記,口須三昧講說之道,實乃是身中三真三全之妙,必拜真師,耳畔一語,直下安心,方入真道。
養性不失其中,修命而運槖龠,不失其篩,自然性命混融,金液流注,是故名為得道也。
上圖文字:常 不生不滅 無古無今 人能參透玄關自然 入於真道 名為得道 所以一理澈 萬理融
雖名得道,實無所得。本來空寂
此承上雲名為得道,恐學人明理未澈,著在得字求想,則道反背矣,故次之以雖名為得道,實無所得,直欲學人參須實參,悟須實悟。
夫道之為物,大象無形,大音希聲,大方無隅,實無名喚。
人身四維上下才著一處存思,便不是也。
又不可離了此身,向外別求。
不可思,不可議,亦非動,亦非靜。
一體萬殊,萬殊一體。頭頭物物,總皆現前到這裏,轉得一語,則鐵壁銀山,驀直透過,方是得道。
得之無得,不被相惑,但吾一靈真性覺照,常居象帝之先,朗朗分明處,乃曰真得。
正丹家所謂不見中親見,見中不見;不聞中親聞,聞中不聞。透得這個破,參學事畢,何得之有?
上圖文字:得 明心 見性 人能 覺悟本來 不住諸相 是以 雖名得道 實無所得 這個 便是
為化眾生,名為得道。能悟之者,可傳聖道。一以貫之
化者,開發也。眾生者,貪著之人也。
此結前雲如此清靜,漸入真道。
太上以謂天下人物之多,聖凡混雜,是種性難見,其中豈無有根器者,故以道曲折引喻,開化其理,或有利器之人聞吾此說,直下悟見,即得頓脫根塵,唯道為身,向我道中參究不怠,勤而行之,乃曰為化眾生,名為得道。
得之為言,本無所得,但為他人說此得字,誘眾人必是將心想道而不忘也。
《道德經》曰:善人不善人之師,不善人善人之資。
是以人人本具,無不與我同性,隻因貪著其事,乃名曰眾生。
若能真個領悟之者,皆可以傳於聖道也。
如六祖盧慧能本廣東犵狫,一聞客人誦《金剛經》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,言下大悟,次後竟至馮母山拜見五祖,問其由,答言如湧泉。故見其根器大利。
恐人謀害,叱令舂碓,人不為意。後五祖故令大眾作偈,能明心見性,見即付之衣缽。
眾皆讓首座神秀作偈,神秀述偈四句,未盡其善。惠能一聞,即次其韻曰:菩提無有樹,明鏡亦非台。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?
五祖暗點頭,約其夜半付中堂,以袈裟圍繞其身,將《金剛經》誦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,於此印傳心法,授與衣缽,而複送之過江,遂為一代祖師。
此所以人不可以形觀,當以誌看。
如馬丹陽度任屠,始則為凶人,一旦醒悟,即為善人。
以此論之,豈不是能悟之者,可傳聖道也歟?
上圖文字: 妙 道體同源 人性皆真 佛雲 蠢動含靈 皆有佛性 以此 為化眾生 名為得道 是以 能悟四相俱空 方得以傳聖道
四相者: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者相
太上老君曰:
此名太上者,乃真人稱述之辭。前之所言道也,於此以下又起個名喚,所言者德也。
《道德經》所謂德者同於德,失者同於失,故有上士、下士之不同也。
學者宜具隻眼看。
上士無爭,下士好爭;各見不同
上士者,聖人大德之謂也。
下士者,賢人執著之謂也。
聖人之心,渾同天理,無分賢愚皆包之,和光混俗,與眾同塵,謙躬處於卑下,銼銳埋鋒,不露圭角。
善者善之,不善者亦善之。
行不言之教,處無為之事,與人無辯無爭,乃曰上士也。
賢人之心有所執著,以謂人之學皆不如己之學,自是自彰,自矜自伐。
論其古之賢哲,則謂其曰長,某曰短;論其今之人,孰曰是,孰曰非。
成仙成佛之聖,猶非其虛無寂滅異端之學如是好爭,乃曰下士也。
尹喜曰:聖人龍之,賢人蛟之,龍能化蛟,蛟終不能化龍,此之謂也。
上圖文字:性 性無不善 氣稟有異 以 德存心者 形障道者 故 無爭 好爭 是以 聖人如龍化上士也 賢人若蛟執下士也
上德不德,下德執德。執著之者,不名道德。謙德者全,執德者偏。
上德者,無為之道也。
下德者,有為之道也。
執者,執著不通之謂。
德者,得也。心之所蓄,性之混融,開物成務之理也。
此言上德之聖人未嚐顯己之有德,藏身濳跡,抱樸含光,專氣致柔,如嬰兒也。
下德之賢人執著其事,唯於世情是非、得失之場理論,揚於己德,以被聰明所蔽,故分其彼此貴賤、高低,如是執著,故不明其有道德也?
《道德經》不雲乎: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無德。上德無為而無以為,下德為之而有以為。故太上所謂我有三寶,保而持之,一曰慈,二曰儉,三曰不敢為天下先。
孔子曰:聖吾不能,我但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竊比於我老彭。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,何有於我哉?終不曾言自已之有德。
以此言之,豈不是上德不德也。
下德執德之人,著形所見,其於政事、文章、詩詞、方術有能其一者,便自高大、誇逞其能,執著一偏之見,豈可以明道德也。
以堯舜之聖,善與人同,以大禹之明,聞一善言即拜,何嚐執著?學人宜於此詳味。
上圖文字: 德 心地二字難認 性天湛然 聖人 絕聰棄智 抱樸涵仁 賢人 抱文泥理 辨濁分清 是以 上德不德 下德執德 故 謙下之者自有其德 執著之者不為道德
太上老君曰: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,何以故?為有妄心。求生之厚。
此一節又題太上之名者,乃真人稱述,警戒世人,於此著眼看眾生所為之事。
所謂眾生者,乃愚昧貪著之人,形須人身,心實乃是獸,性海黑暗,逐浪貪生,全無一分德行。
上不畏君王之法,下不惜父母之身,盜竊奸欺,靡所不至。
所以不得真道者,為其有妄想之心,私欲交蔽,則道愈失之矣。
《道德經》雲:大道甚夷,而民好徑,朝甚除,田甚蕪,倉甚虛,服文彩,帶利劍,厭飲食,財貨有餘,是謂盜誇,非道也哉。
又雲:民不畏威則大威至。無狹其所居,無厭其所生。夫唯不厭,是以不厭。
如是之徒,至死不悔,其心猶念未足,輾轉作下輪回種子,皆由一個妄心迷失真道也如此。
上圖文字:色 見之動心 逐之失道 眾生之蠢 貪財厚利 昧己瞞人 所以 不得真道也 為有妄心也
既有妄心,即驚其神;被他欺下
此承上雲,因眼見於色,神即領受在心;心既領受,遂起妄念,本身元神化為識神;神隨境亂,意逐情迷。
《道德》雲:所謂馳騁田獵,令人心發狂;難得之貨,令人行妨。
是以即驚其神也。皆因心君不能為主,被色相眩惑,耗散其真道,則夢寐亦不安寧也。
上圖文字:受 眼因見色 神納在心 心妄不止 一身失主 戎馬生郊 是以 即驚其神 常懷恐懼
既驚其神,即著萬物;眾欲交攻
此言神想於物則心地自不安神故,有驚見一物而著愛於物,被物牽引放縱,不知其鄉,是以著萬物而不知其厭足也,合身履險亦不知危也。
上圖文字:想 神交於物 物交於神 神驚不寧 討便宜 失便宜 物迷意亂 貪他的 著他的
既著萬物,即生貪求;認賊作子
此言神著萬物,蔽隔真性,隨陰魄之營。營則流情,落於醉生夢死之場,貪求入於愛河欲海之地,無休無息,萬緒千頭,則終身不救也。
上圖文字:行 心為形役 取之無足 情著萬物 如享太牢 如登春台 以此 貪求放肆 陰盛陽衰
既生貪求,即是煩惱。自詞枷帶。
此謂貪求乃入邪道之源矣。
今日貪求,明日貪求,見之者即貪,聞之者即求。
每日種種所得,而心終不知止,卻不知已造下煩惱根業,家雖豐足而生賊盜,百計千謀,心放不下。
古人所謂財多累身,所以被他縛住,添個煩惱,而禍起隕身,因自取之也。
上圖文字:識 見受不明 業塵深厚 意識貪求 魔軍侵境 家國荒蕪 是以 生於煩惱 多藏厚亡
煩惱妄想,憂苦身心,便遭濁辱,流浪生死,常沉苦海,永失真道。著形害了
此一節總結上雲,眾生為有妄心,不得真道之故,舍死貪生,作下煩惱種子。
眾生之為心,唯求利以厚其生,隻圖目前家道豐富,沉滯色聲香味之場,迷惑有無愛欲之趣,是自取於煩惱妄想,憂苦身心。
平日所為,不忠不孝,欺天瞞人之罪,鬼神暗録其尤。
一旦天災罪己,禍害刑身,或陽報其惡,或陰罰其愆,是以遭於濁辱,流浪生死,一靈不知,所自化生,異類之中,百千萬劫,難獲人身,常沉苦海,永失真道也。
世人若能回頭鑒此為戒,早參至道之宗,免墮輪回之苦,聖人豈欺我哉?
上圖文字:業 自作 自受 如是 煩惱妄想 便遭濁辱 常沉苦海 必 憂苦身心 流浪生死 永失真道 陽盡而絕 終為下鬼 是以 身經太陰 輪回無期
真常之道,悟者自得。得悟道者,常清靜矣。與太虛同體
真常者,不生不滅也。無始劫來隻恁麼也。
悟者,覺悟此理也。自得者,親聞見也。清靜者,湛然無染也。
此言人能覺悟自性,本來圓成,不假修合。
始因氣化,結形真靈,入殼被形,所罩靈性,於此隨氣質發現。
故聖賢愚之不同,雖大智不能無下愚之心,然下愚不能無上智之性。
此所以要悟要修。
悟者,性也;修者,命也。性命雙修,方是自得真常之道。
既得性命混一,道大衝虛,吾心自然清靜,無有往而不知,無有來而不應;內則了證死生,外則能盡人事。
此乃總結斯經一篇首尾之妙。
前言曰道,後言為德,實發《道德經》五千言之骨髓,直欲世人明此道德之理,明道者不有德,乃曰上士,執道者不失德,乃曰下士,妄心貪求者乃曰眾生。
故此經末言真常之道,悟者自得,乃太上好生,慈憫眾生之苦,多方曲喻,令人早早回頭,領悟此道。
或有豁然貫通悟見者,即得常清靜矣,豈不玄哉?
真人讚
仙人葛玄曰:吾得此道者,曾誦此經萬遍。此經是天人所習,不傳下士。吾昔授之於東華帝君,東華帝君授之於金闕帝君,金闕帝君授之於西王母。西王母皆口口相傳,不記文字。吾今於世書而録之。上士悟之,升為天官;中士悟之,南宮列仙;下士悟之,在世長年,遊行三界,升謁金門。
此章乃仙翁葛玄讚
太上說經之妙,此經非是文字之經。
自曠劫至今,不生不滅,不增不減,為道之徑路也。
人身玄關謂之經,行道工夫謂之誦。
誦非口誦,乃用乾坤闔辟之機關,運坎離顛倒之妙用。
昔仙翁感授道之後誦萬遍者,行此道也。
萬遍乃工夫,行運不絕,綿綿若存也。
得其一粒黍米之珠,落於黃庭,結為空氣金胎,如母之育嬰,兒神澆灌,十月胎完,天門迸破,陽神出現,千變萬化,乃曰真人。
是此經之功德,大不可思議,天人所習之文不可輕傳於下士也。
傳道傳經,傳之有德忠孝之人。
輕傳之者,必遭天譴。
張紫陽三度非人,三遭天譴是也。
仙聖每每隱秘此經,唯以口口相傳,不記文字,恐天魔之泄慢。
因後人不及古人純樸者多,若不以文字開化,則眾生何由而悟,不得已筆録其經,傳流於世。
上士悟之者,勤功修證,升為金闕之仙;中士悟之者,久久修證,乃為南宮之列仙;下士悟之者,亦為地仙,在世長壽,隱顯莫測,可以道行三界,升謁金門也。
左玄真人曰: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,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人,然後玉符保神,金液鍊形,形神俱妙,與道合真。
仙翁重讚此者,老婆心功,剖露是經之秘,實金丹大道之宗,學道之士者,乃誘後來學仙之人也。
所謂持誦者,信受奉行之也。
十天者,流戊就己,戊己二土各五,共成十數,乃曰十天也。
玉符者,符火也。金液者,神水也。當其一陽初動之時,便以神歸炁,炁歸竅,況下海底,去抱出日頭來。是持誦此經也。
流戊土,迫逐金精,上升南宮,繼此複用己土斂陽退陰符,同歸坤中之位,乃曰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人也。
神安隱,鎮氣發火,衝逼出其身玉漿金液流注,乃曰然後玉符保神、金液煉形也。形曰命,神曰性,性合一乃曰道。故言形神俱妙,與道合真也。
若以世法言,凡有道之人,自有十天善神長擁護其人,豈虛言哉?
《道德經》雲:入甲兵不被刀刃,入虎兕不被爪牙,是也。
正一真人曰:人家有此經,悟解之者,災障不幹,眾聖護門,神升上界,朝拜高尊。功滿德就,相感帝君。誦持不退,身騰紫雲。
此篇乃祖天師張道陵稱讚之詞。
所謂人家者,非人家之家,乃指人身正中之心也。
此經者,即寶珠也,寶珠即道也。
悟解者,親得見聞之妙,理當鉛見癸生之時,懸寶珠於空中,去地五丈,飛輪旋轉諸天星宿,盡入珠口,化煉為丹,此真悟解也。
既得丹凝成片,浩氣純陽,自然災障不幹,乃得諸天眾聖暗加神護其身。
是以一身萬神也,一氣萬氣也。
丹成之日,脫胎換鼎,移神上居泥丸玉山上京之上,而有三清所居,則吾身朝謁高尊,直待功成行滿,乃感帝君而録籍。
身常清靜,潔戒精嚴,行此道誦持不退者,自有天頒勑詔來徵,身騰紫雲,而白日飛升天闕也。
如漢祖天師誅妖馘祟,葛仙翁祭鍊鬼魂,許旌陽斬蛟誅蟒,皆得大功行於世,舉家飛升。學仙之道,誠有之也。
此經至此讀完,真常之道,悟者自得。得悟道者,常清靜矣。
相关文章:
- 2020/04/03 讀《太上老君元道真經注解》
- 2020/03/16 第二次辟穀實驗及讀司馬承禎《天隱子》
- 2020/03/13 讀《太清中黃真經》
- 2020/03/12 讀《 真氣還元銘》
- 2020/03/09 讀《元始說先天道德經注解》
Jesse Lau
網名遁去的一,簡稱遁一。2012年定居新西蘭至今,自由職業者。
本文采用知識共享署名 4.0 國際許可協議進行許可。簡而言之,可隨意轉發轉載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