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比特幣鬱金香化說到運交華蓋意何如,再談到耳順以及速效關

2018-11-28 约 2512 字 预计阅读 6 分钟

這個主題源自幾天前看到比特幣又大跌。想起多年前與本世紀最大的鬱金香近距離接觸卻擦肩而過的往事。

鬱金香

鬱金香(經濟學術語),源自17世紀荷蘭的曆史事件。作為人類曆史上有記載的最早的投機活動,荷蘭的“鬱金香泡沫”昭示了此後人類社會的一切投機活動,尤其是金融投機活動中的各種要素和環節:對財富的狂熱追求、羊群效應、理性的完全喪失、泡沫的最終破滅和千百萬人的傾家蕩產。

接觸比特幣應該是在他發明出來初期,與家兄網上聊天,因本人其時沉迷外彙投機交易,家兄便提到了比特幣,說這個東西挺新奇的,也有其交易所可買賣。

當即下載了一個客戶端,當時的界麵還是非常粗糙,當然現在的界麵我也不了然,因後麵看到比特幣鬱金香化了全程都沒有參與。

其交易所還是幾個愛好者弄的個人網站,沒有興趣交易,但有一個比特幣支付功能,本擬在自己賣軟件的網站支付上加上這個功能,已經列入到計劃任務,但因正職工作出差到外地幾天,回到家居然給忘了這事。

後麵就一直沒有再接觸比特幣了。就這樣近距離接觸後麵暴漲百萬倍的比特幣的機會就被輕輕放過。

如今回想之對“知天命”這一境界更有感覺。

魯迅先生曾寫過一首自嘲


運交華蓋欲何求,未敢翻身已碰頭。 破帽遮顏過鬧市,漏船載酒泛中流。 橫眉冷對千夫指,俯首甘為孺子牛。 躲進小樓成一統,管他冬夏與春秋。

--- 魯迅

本人八字命帶一顆華蓋星,故此走向修道之路也份屬必然。

而今對“知天命”這一境界有所領會,就要參其後之“耳順”的境界。


子曰:'吾十有五而誌於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從心所欲,不逾矩。

--- 《論語·為政》

今人獲取信息之渠道較之古人強勝許多,物欲橫流之幹擾也多上許多,故此孔夫子的歲數到達之境界僅供參考,無需執壽者相。

孔夫子十有五而誌於學,十五歲即有大誌,較之今人二三十許還懵懵懂懂要早的多。

三十而立,不是後人強加的成家立業的意思。參考寶玉寫的偈子:

你證我證,心證意證。是無有證,斯可雲證。無可雲證,是立足境。

三十而立,是有了立足境,無論萬事萬物,有了一套哲學模式來應對。

四十而不惑,觀世事人情已能達到如實觀照,透過現象看本質,然則僅是觀之不疑,對自己的起心動念還無法控製,故此有憤世嫉俗、狂歌縱酒的酸客,也有妄想憑一己之誌力挽狂瀾改天換地之鬥士。吾這些年說的最多的“形勢比人強”就是處於這一境地。

五十而知天命,此時對命運之輪已有所了解,狂心漸息,安於天命。

六十而耳順,耳順,應物已無順逆之念。回歸嬰兒赤子之心的狀態。

一切聖賢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。可以參考佛家耳根的修法:初入聞中,入流亡所

過了耳順之境,估計就能算得上靈寶定觀經中的得道第一候:心得定易,覺諸塵漏

七十從心所欲,不逾矩。此境界是到了無為無不為的階段,做到了應物自然。以我現階段的心性修為,談論此境還早了。


尚未到午時負重散步時間,再讀一章通關文,今次是速效關

聖經曰:格物而後知至,知至而後意誠,意誠而後心正,心正而後身修。
道德經曰:大器晚成。
上陽子曰:大修行人,盡將平時憂愁思慮艱苦之心,執著貪愛之念,倐然脫去,無一毫牽掛之念,直要形如枯木,心若死灰。
古仙曰:言語不通非眷屬,工夫不到不方圓。
又曰:還丹在一時,煉己須十月。
此皆言修道必須循序而進,漸次用功,日久方得。
不可躐等而求,急欲見效也。
夫性命之學,長生久視之道。
長生久視必須有長久之念,長久之行,年深日遠,功力不廢方能濟事。非一朝一夕而能成。
蓋以人從無始劫以來,罪積如山,孽深似海。
現世帶來劫劫根塵、輪回種子,與夫秉受後天五行偏氣,習染塵垢,千妖百怪,亂亂紛紛。
迷我元神,耗我元氣,盜我元精,將先天真物消化將盡,一身純陰。
所存者一些微陽,亦隱而不彰。
若欲拔盡曆劫輪回根塵種子,化去後天五行偏氣,積習舊染,非耐的年月,下的苦功而不能見效。
蓋以一毫陽氣不盡不死,一毫陰氣不盡不仙。
故祖師設返還之道,教學者從實地上做功夫。
步步出力,時時勤行,漸次用功,期必至於陰氣化盡,陽氣純全而後已。
所謂陰氣者,即根塵偏氣習染之陰;所謂陽氣者,即元神元氣元精之陽。
試思去此陰還此陽,豈是容易而能去,等閑而能還哉?
是道也,不但行持維艱,即欲明的陰陽,亦非易事。
世間糊塗學人,方入門戶,即想口訣;未曾學事,即想成道。
經書不究,功德不行,即遇明師,妄想順手取寶。
殊不知連城之壁,非可易得;子母之珠,最難尋求。
修真妙道如壁如珠,必須下的工夫,耐得年月,方能見效。
豈可儻然而得? 亦有儻然而得者,不是旁門,必是曲徑。
旁門曲徑見效易而成功難,久而必受其害。
若夫真正大道,修的是先天無形之氣,見效難而成功易,久而必得其益。
況聞道者小聖人,成道者大聖人。
欲作聖人,必要祖上有大德,自己前劫有功行,今生早遇明師,得聞大道。
若祖上缺德,自己少行,如何得聞聖人之道,如何得到聖人之位?
然既為學人,須當先盡人事,誌誠下苦,真心聆教。
行的一步有一步之益,行的十步有十步之益。
即或今生今世,於大事不明,宿根已栽,來生可望。
吾勸真心學道者,速將速效關口打通。
立起經久不已之誌,聞一善言,見一善行,即便留心采取,習玩丹經,親近明師,在切身現在處下功夫學去,縱然不 能完成大道,卻異常人,不於苦海作活計矣。
否則,不立長久誌,不存永遠心,急欲見功,輕視懈怠,本欲上天,反墜於坑,妄想知道,難矣。

此關與前所讀不久關相類,今天溫習孔夫子之境界劃分,也無不是以十年為單位。

因修行境界頗為離散,唯有拉長時間維度才能看出其線性的部分。

可輔以線性測量之鍛煉方法來激勵前行。

如單足閉目支撐,每日增加數秒,不多長時間可以達到一個以前未夢想的數字。

負重鍛煉,隔幾日增加少許,慢慢也會有進益。

道家有五時七候來說明境界次第:

第一時,心動多靜少,思緣萬境,取舍無常,念慮度量,猶如野馬,常人心也。
第二時,心靜少動多,攝動入心,而心散逸,難可製伏,攝之動策,進道之始。
第三時,心動靜相半,心靜似攝,未能常靜,靜散相半,用心勤策,漸見調熟。
第四時,心靜多動少,攝心漸熟,動即攝之,專注一境,失而遽得。
第五時,心一向純靜,有事觸亦不動,由攝心熟,堅固準定矣。
從此已後,處顯而入七候,任運自得,非關作矣。

七候的境界類似靈寶定觀經之得道七候,境界較高,此時就不帖了。

對於此關通法,不追求,不放棄六字可也


Tags: hugo 通關文

author

Jesse Lau

網名遁去的一,簡稱遁一。2012年定居新西蘭至今,自由職業者。手搓的GPTs
本文采用知識共享署名 4.0 國際許可協議進行許可。簡而言之,可隨意轉發轉載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

留点评论吧: